6月1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所鮭鱒遺傳育種創新團隊科研人員首次在建于哈爾濱市通河縣的“虹鱒夏卵繁育基地”開展虹鱒“水科1號”新品種夏季人工產孵工作,并成功獲得以虹鱒“水科1號”為種質基礎的全雌二倍體和三倍體夏季發眼卵4.5萬余粒。該批發眼卵將被分別送至云南和甘肅等地的養殖企業進行培育,并跟蹤開展后續科學研究工作。
虹鱒作為我國冷水性魚類產業發展的主養品種,其生物學的繁殖周期為冬、春兩季。黑龍江所鮭鱒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國內首次獲得夏季發眼卵,這不僅標志著虹鱒繁育季節性限制被打破、其夏卵制備技術正在走向成熟,同時也預示著我國虹鱒產業發展過程中無夏卵可用的局面被破解、優質苗種供應時間鏈在有效延長,繼而為擴大我國虹鱒市場規模奠定了堅實基礎,為虹鱒打好種業翻身仗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種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