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牽頭承擔的亞洲合作資金項目“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現代漁業合作”項目啟動會在廣州召開。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洪亮司長,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劉新中局長、江開勇副局長、姜波處長、魯泉處長,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胡譯勻四級調研員等領導和代表到會指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深圳深水網箱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閩航貿易有限公司、深圳萬國食品城等項目實施單位的專家和代表40余人參加會議。
啟動會由南海所黨委書記徐竹青主持,南海所所長江世貴代表項目承擔單位致辭,感謝外交部、農業農村部對該項目給予的大力支持和指導,表示南海所將加強項目全過程管理與監控,同時為項目實施提供全方位保障,力爭把該項目做成樣板項目、模范項目。
項目負責人吳洽兒副所長匯報了項目總體情況及工作安排,指出該項目的實施是落實《中國—東盟關于“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履行我國與東盟國家簽署的合作協議的具體行動,通過構建面向南海周邊國家的現代漁業技術培訓體系,輸出我國先進現代漁業技術、管理經驗和優良水產品種質資源,進一步推動海洋漁業科技“走出去”戰略;利用東盟國家優越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建立優質水產品海外生產基地,進一步滿足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與供給側改革的需要,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水產蛋白的需求。
江開勇副局長介紹了我國漁業對外合作有關情況,并指出,在新形勢下面對新風險、新挑戰和新機遇,我國開展現代漁業對外合作具備了“有基礎、有優勢、有合作空間、有能力、有信心”等條件,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拓展和延長,通過扎實而持續的多雙邊漁業全領域合作,為該項目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
洪亮司長強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海洋科技和漁業合作對于深化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的合作具有重要的產業引領性、社會影響性,對推進我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海洋各領域的合作至關重要。他指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和李克強總理在東盟峰會上提出的“漁業合作直接惠及民生,有利穩定,應當先行”等指示精神,外交部特設立此項目;南海合作漁業先行的舉措體現了我國推動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大國擔當,在促進南海周邊國家經濟發展、打造我國與南海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作用。他要求,該項目實施要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從宏觀角度做好南海周邊國家的“近循環”漁業合作,聚焦碳匯漁業、綠色養殖、資源養護、立體農業等領域,注重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技術培訓突出能力提升,以學術交流與實地考察突出融合互促,以產業示范突出綠色發展與再創新,以增殖放流突出資源養護,共同為將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而不懈努力、做出貢獻。
劉新中局長在講話中對組織實施好該項目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項目實施單位要立足南海、面向東盟,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注重合作共贏;要通過項目實施,探索出南海周邊國家的漁業合作可借鑒的經驗;要通過增殖放流活動,構建中越北部灣漁業資源養護的命運共同體,樹立起我國養護漁業資源負責任大國形象;要通過海外合作基地建設,為周邊地區人民提供高質水產品。
啟動會后召開了項目任務部署和研討會,項目各實施單位集中研討了該項目各課題2021年度工作計劃,分析項目實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以推進項目順利開展和確保實施成效。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Copyright ? 2008-2009 ICP備案號:粵ICP備xxxxxxxx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