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應廣東省漁業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邀請,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朱副教授來南海水產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該重點實驗室主任黃洪輝研究員主持交流會,相關研究領域科技人員及研究生等30余人參加了交流。
會上,朱慶枝作了題為“Small Scale biogeochemical heterogeneity of the seafloor revealed by planar optical sensors”的報告,重點介紹了基于高分子膜光傳感器檢測技術的海洋“沉積物—水界面”中DO、pH、pCO2、S2-和Fe2+的兩維空間和時間動態變化特征,生物擾動作用對界面溶解氧輸運和有機質降解的影響,從新的視角精細化表征了海洋沉積物早期成巖過程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報告內容豐富、思路新穎,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廣泛興趣,重點就應用高分子膜光傳感器檢測技術開展海灣養殖水域的生物地化循環時空特征觀測研究、探討應用生物擾動開展海灣養殖生態環境修復研究的可行性,以及雙方實驗室開展合作的切入點開展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