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承辦的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2018年度工作會議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工作,探討和展望新時代質量安全與綠色發展背景下的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重點工作。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漁情監測與市場加工處處長徐樂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學科與平臺處副處長孫昭寧出席會議并講話。南海所副所長、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李來好研究員主持。該體系成員單位、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全國水標委水產品加工分技委、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等有關領導、專家與特邀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會議。
會議采取工作匯報、專題報告、主題研討等形式。李來好作工作匯報,分別從研發體系科研概況、科研成果情況、科研工作亮點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作總結了2017年體系工作情況,并從體系運行管理、科技創新推廣等方面探討了體系2018年工作要點。該體系自2012年以來共承擔科研項目1959項,累計研發經費11.79億元,發表論文、專著3906篇,授權專利1005件,各級獎勵191項次,成果轉化近300項。
徐樂俊處長對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2017年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加快推進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一要建立體系內部刊物,定期刊出水產品綠色加工學術論文集并發布水產品綠色加工技術目錄;二要盡快成立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專家委員會,推動成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水產品綠色加工技術評定專家委員會;三要繼續加強體系內部、體系與行業主管及相關單位的互聯互通,共同促進體系持續健康發展、水產品加工行業綠色發展。
薛長湖、周大勇、戴志遠、熊善柏、謝晶、曹文紅等6位專家應邀分別作了題為“南極磷蝦海陸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貝類食物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發展與創新”、“酶法富集DHA、EPA的研究進展及產業化展望”、“淡水魚加工保鮮技術開發與產品創新”、“水產品低溫物流關鍵技術研發與設備創新”、“牡蠣的加工與利用”的專題學術報告。與會專家還圍繞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專家委員會成立、研發體系分中心增補選工作、優秀青年人才與十大創新成果評選事宜以及2018年全國水產品加工與貿易大會籌備等方面工作進行了熱烈研討。
會議期間還組織開展了2018年全國水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活動,發布了水產品加工技術成果推廣與企業技術需求。與會專家還赴本次會議協辦單位國家蝦蟹類綜合利用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參觀了殼聚糖與氨糖生產車間,并就節能減排加工技術與產品標準等方面工作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