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年度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采取工作匯報、專題報告、主題研討等形式,重點探討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水產加工技術研發與應用工作。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及分中心、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等有關領導、專家與特邀企業代表等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漁情監測與市場加工處郭云峰處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學科與平臺處孫昭寧副處長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由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李來好研究員主持。
李來好研究員在會上分別從研發體系科研概況、科研成果情況、科研工作亮點及學術交流與合作4個方面作總結了2016年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工作情況,并從加強體系平臺宣傳建設、技術對接與成果交流、體系內評優工作及協同創新與合作交流4個方面探討了體系2017年工作計劃。據統計,2012至2015年間,研發體系共承擔科研項目1019項,研發經費總額已達5.23億元,發表論文2305篇,獲授權專利629件,獲各級獎勵93項次,已完成成果轉化100余項。
本次會議特邀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院士作了題為《我國海洋食品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的專題報告,分別從我國食品產業發展現狀、海洋食品產業開發的重要性、資源優勢與海洋食品產業的創新與發展5個方面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我國海洋食品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與會人員分別就新形勢下我國水產品加工業發展方向、全國水產品加工技術對接與成果交流會召開事宜、2016年優秀科研成果及產品推介相關事宜及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分中心補選工作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討論,在體系為服務漁業現代化建設和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支撐的重點工作方面取得了廣泛一致的結果。
郭云峰處長充分肯定了2016年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開展的各方面工作,并分別從產業規模、貿易形勢、產業聚集效應等方面介紹了我國水產品加工業現狀與趨勢,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他要求,水產品加工研發體系要充分發揮加工技術研發的引領示范作用,要關注全行業,大力提高創新能力,加大體系科研成果的宣傳力度,同時要加強與中國水產加工與流通協會、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等單位的合作,有效促進成果轉化與應用,構筑產學研一體化的平臺服務體系,為深入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廣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