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牽頭組建的“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在三亞召開成立大會的同時,舉辦了“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報告會。南海水產研究所所長江世貴研究員、農業農村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純厚研究員、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所長徐皓研究員、廣東恒興集團副總裁王建紅等四位專家應邀做大會主題報告。農業農村部,海南、廣東、廣西三省(區)農業農村廳、三沙市、水科院等有關領導及56個聯盟成員單位的領導和專家代表12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江世貴研究員作了題為“我國水產種業的主要成就及新時期的發展機遇”的報告,回顧了我國漁業發展的正確道路以及水產種業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面臨的發展機遇,強調指出:現代漁業進入新時期,科技進步為我國水產種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能;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的建立尤其是南海漁業生物的多樣性優勢、水產“南繁硅谷”建設等為我國水產種業發展提供了優厚條件,同時,“一帶一路”等為水產養殖走出去帶來了更廣闊的合作與發展空間。
李純厚研究員作了題為“南海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的思考——需求、定位、策略”的報告,指出,準確適當地選擇海洋牧場(增殖漁業)發展定位,科學推進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持續利用天然水域生產力,增加漁業資源量,不失為確保優質水產蛋白供給的重要措施之一;他還提出了南海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的建議:繼續加強科學研究,提升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的科技支撐能力;廣東、海南、廣西三省可建立區域聯動機制,科學制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規劃等。
徐皓研究員作了題為“深藍漁業戰略觀與南海現代漁業”的報告,指出:深藍漁業是構建形成“養-捕-加”相結合 “海-島-陸”相連接的全產業鏈新生產模式;實施深藍漁業戰略,可以為世界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成為我國漁業大國地位向強國提升的核心內涵。
王建紅副總裁作了題為“發揮技術優勢,開創海外發展新天地”的報告,指出:恒興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投資多個項目;在埃及建成投產埃及-漁業工業園,恒興負責規劃、設計、設備出口、技術培訓、標準建立、管理咨詢等。該項目為中國水產行業整體走出國門開創了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