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6日,“農業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學科建設暨第一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南海所召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晴、學科發展處處長徐瑞永、科研計劃處副處長方輝、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依托單位有關領導和科技人員代表共30余人出席了啟動會。啟動會由南海所黨委書記劉新中主持。
會上,劉晴副院長首先介紹了以學科群統領農業部新一期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出發點和重要意義。她強調,學科群—區域性(專業性)實驗室—實驗站的組織模式,對突破體制機制性障礙,打破部門、區域、單位、學科界限,實現漁業科技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針對農業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的學科建設,她要求,實驗室要聚焦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創新,抓緊建立健全分工協作、學術交流、資源共享和動態考核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和科研團隊建設,將實驗室打造成為我國漁業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臺、交流合作平臺、人才培養平臺、成果培育平臺和推廣應用平臺。
江世貴所長作了題為“南海漁業資源調查與評估”的學術報告,從南海態勢、南海漁業資源特點、主要研究內容及預期目標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開展南海漁業資源調查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引起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討論。
會議還舉行了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和重點實驗室和科學觀測實驗站揭牌儀式。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受聘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啟動會后,召開了農業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議由學委會主任林浩然院士主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純厚副所長向學委會匯報了重點實驗室學科建設的基本情況、科研工作進展以及今后的發展目標和規劃。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相關領導聽取匯報后,就重點實驗室建設與“十二五”發展思路進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討,對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發展目標、學術交流和運行管理機制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與會專家希望實驗室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明確定位、找準目標、突出特色,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技術研究,引領和促進學科群的建設與發展。

.
2012091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