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動力多功能工程裝備測試平臺

2015年6月16日,由重點實驗室郭根喜研究員主持的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專項“深水網箱養殖產業工程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在廣州召開了技術研討會暨2015年度工作總結會,全面總結了項目建設進展和成果亮點。
“深水網箱養殖產業工程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項目自2014年7月25日在南海所正式啟動以來,在項目主管部門的指導和主持單位及協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圍繞深水網箱養殖產業工程技術第一階段的任務和目標,突出創新驅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階段性成果。
一是初步構建了數值水池。采用4D仿真技術,使深水網箱產品更新率跟上產業發展速率;完成一批關鍵性網箱系統水動力模擬試驗,制備出2款高耐波、高彈性、高抗流的新型深水網箱系統樣機,并開展了工況試驗,為超強臺風下網箱結構安全奠定了基礎工程技術。
二是初步探索出部件化、模塊化、標準化深水網箱工藝技術。小批量生產出部件化模塊化標準化深水網箱200多箱;生產實踐中采用新技術的網箱系統,其抗臺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這在2014年數個17級超強臺風包圍中得到充分驗證。
三是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深水網箱多功能裝備測試平臺。該平臺以船舶技術標準設計建造,型長20米,型寬10米,載重150 t;配備的先進的儀器設備為開展新型網箱及自動化裝備性能測試、養殖生產模式開發提供了全方位的科研基礎,為未來深水網箱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四是構建了深水網箱養殖信息服務平臺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箱養殖、生產管理、決策支持、信息服務等重要功能,為“互聯網+”電子商務和訂單漁業提供了平臺。
五是項目至今已累計申請和授權專利17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2項。該項目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為全方位解決我國深水網箱工程技術問題、推動和支撐深水網箱產業高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議還研究部署了下一階段工作,著重就平臺建設、任務關鍵指標、實施難點及存在的突出問題等進行了研討,并交流分析了包括深水網箱工程化養殖、養殖海域污染控制、研究實驗方法、網箱材料研發、深水網箱示范區建設與應用等關鍵技術問題,對第一代深水網箱提出了綜合升級改造方案,并形成專報,為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加快推進深水網箱健康發展提供決策咨詢。

